AI炼丹炉:台湾药厂的新致富经?
AI炼丹炉:台湾药厂的新致富经?
AI这玩意儿,最近简直无孔不入。从帮你写论文到帮你P图,现在居然还要帮你炼丹?别误会,我说的“丹”,可不是修仙小说里的那种灵丹妙药,而是货真价实的新药。
最近,我看到一个挺有意思的新闻,说台湾的讯联集团搞了个叫“AI Foundry”的东西,简直就像一个AI版的“富士康”,专门给药厂提供AI新药研发服务。这消息一出,我第一反应就是:这靠谱吗?AI真能这么快搞出新药?
要知道,传统的新药研发,那可是个烧钱又费时的活儿。动辄几亿美元砸下去,耗时五六年,结果还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。我有个朋友在药厂工作,就经常吐槽说,他们组每天的工作就是对着电脑屏幕,筛选各种化合物,模拟各种反应,简直比大海捞针还难。
但AI就不一样了。它能快速筛选海量数据,预测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,大大缩短研发时间,降低研发成本。讯联宣称,通过他们的“AI Foundry”,新药开发时间可以缩短到1-5个月,成本也能降低到原来的十分之一。这要是真的,简直是药厂,尤其是小型创业公司的福音啊!
讯联的“AI Foundry”模式,说白了,就是把AI新药研发变成一项“代工”服务。那些没有能力自建AI团队的药厂,就可以直接租用讯联的AI平台和工具,就像租用云服务器一样方便。讯联集团的创始人蔡政宪,甚至把自己的模式比作台积电和辉达,想靠“代工”成就别人。这个比喻,听起来还真有点意思。
我猜,蔡政宪肯定看到了AI在新药研发领域的巨大潜力,但同时也意识到,很多药厂并没有足够的资源和技术来抓住这个机会。所以,他干脆把AI变成一种“公共服务”,让更多的药厂都能用上。这有点像共享单车,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难题。
其实,这事儿想想挺有意思的。过去,新药研发是大型药厂的专利,小公司根本玩不起。但有了AI,游戏规则似乎要被改写了。台湾的一些小型药厂,比如诚昱生技和基隆米克斯,已经开始利用讯联的“AI Foundry”开发新药了。诚昱甚至还接到了日本药厂的订单,把AI新药设计服务卖到了国外。
当然,AI新药研发也不是万能的。它只能提高研发效率,降低研发成本,但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率。毕竟,药物最终还是要经过临床试验的验证。而且,AI的数据和算法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,才能更好地预测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。
不过,无论如何,AI在新药研发领域的应用,都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希望。也许在不久的将来,我们就能看到更多由AI设计的新药上市,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。而且,说不定台湾的药厂,也能凭借AI这个“炼丹炉”,在新药研发的赛道上实现弯道超车。
话说回来,如果AI真的能像讯联说的那样,大幅降低新药研发成本,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以后看病就能更便宜了?这想想就挺让人期待的。但愿AI这玩意儿,真的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好处,而不是仅仅变成资本家赚钱的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