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时代,工程师人才需求增15%!日本Findy进军台湾,为何先推这5个产品?背后藏著这些盘算!
AI时代,工程师人才需求增15%!日本Findy进军台湾,为何先推这5个产品?背后藏著这些盘算!
最近看到一则新闻,日本的IT工程师人力平台Findy要来台湾了!说实话,我这个在科技圈混了几年的老码农,第一反应是:狼来了?还是及时雨?
毕竟,AI时代,工程师的饭碗看起来是更香了。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说,未来五年,对我们这种搞技术的需求会增长12%到15%。但是,僧多粥少,企业抢人的大战,只会越来越激烈。
而Findy这次大手笔,带著20.5亿日圆的D轮融资,直接杀入台湾市场,还跟台湾的人力媒合平台Yourator合作了。这架势,感觉来头不小!
更让人好奇的是,他们为什么先推出这5个产品?
Findy – IT/Web工程师转职平台
Findy Freelance – 高阶FreelanceEngineer媒合平台
Findy Team+ – 数据视觉化SaaS
Findy Tools – 软体开发工具评价平台
Findy Conference – 技术研讨会与策展平台
这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战略考量?毕竟在竞争激烈的台湾市场,贸然闯入可不是明智之举。
从“失败”中掘金:我的码农生涯感悟
说实话,看到Findy创办人山田裕一郎的故事,我有点感同身受。他说,他的第一个产品只有2个人用,但是他从中找到了新商机。
我刚入行的时候,也经历过类似的“滑铁卢”。当时,我负责开发一个内部使用的管理系统,结果花了好几个月,熬夜加班,吭哧吭哧地写完,结果上线之后,用户一片吐槽:操作复杂、界面丑陋、bug一堆…简直就是一场灾难!
当时,我简直崩溃了,感觉自己就是个垃圾程序员。但是,后来我想明白了,失败并不可怕,重要的是从失败中学习。
我开始主动去跟用户沟通,了解他们的需求,然后一点一点地改进系统。虽然过程很痛苦,但是最终,这个系统还是得到了用户的认可。
那次经历让我明白,作为一个工程师,不仅要会写代码,更要理解用户的需求,要学会沟通,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。
Findy的策略:不只是“找人”,更是“育人”
Findy的这5个产品,其实也体现了这种“从失败中学习”的智慧。他们不只是单纯地做人才媒合,而是提供了一整套的工程师发展平台。
转职平台和Freelance平台: 这是最直接的人才媒合服务,帮企业找到合适的工程师,也帮工程师找到更好的工作。
数据视觉化SaaS (Findy Team+)和软体开发工具评价平台(Findy Tools): 这两个产品,实际上是帮企业提升团队效率,量化工程师的工作成果,找出提升空间。我觉得这非常重要!很多时候,我们工程师的工作都是黑盒,老板看不到我们的价值,也很难评估我们的绩效。有了这些工具,就可以更客观地展现我们的贡献,也更容易获得晋升的机会。
技术研讨会与策展平台(Findy Conference): 这是一个促进业界交流的平台,让工程师可以学习新的技术,扩展人脉。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,持续学习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。
从这些产品可以看出,Findy的目标,不只是帮企业“找人”,更是帮工程师“育人”。他们希望打造一个生态系统,让工程师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不断学习、成长,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。
我的看法:AI时代,工程师需要什么?
在AI时代,工程师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。我们不仅要会写代码,还要懂AI、懂数据、懂业务。更重要的是,我们要具备学习能力、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我觉得Findy的这些产品,恰恰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这些能力。通过数据视觉化工具,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工作成果;通过软体开发工具评价平台,我们可以学习新的技术;通过技术研讨会,我们可以扩展人脉,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。
当然,Findy的进军,也意味著台湾的工程师人才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。但是,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这也是一个机遇。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平台,接触到更多的机会,学习到更多的知识,提升自己的价值。
所以,我认为Findy的到来,对于台湾的工程师来说,是一个好消息。
结语:
总而言之,Findy进军台湾,选择先推出这5个产品,并非一时兴起,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。他们希望通过这些产品,打造一个完整的工程师发展平台,帮助企业找到人才,也帮助工程师提升能力。
对于我们这些码农来说,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机会。希望Findy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,也希望我们能在这个AI时代,不断学习、不断成长,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!让我们一起期待Findy在台湾的表现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