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AI成为盾牌:金融反诈的未来,我们真的安全了吗?

当AI成为盾牌:金融反诈的未来,我们真的安全了吗?
最近参加了一个挺有意思的论坛,主题是“AI联防暨国际防诈实务分享”。说实话,一开始我有点懵,这种高大上的科技词汇,跟我这每天刷手机、偶尔被推送“投资理财”信息的小老百姓,有什么关系?
但听下来,我后背直冒冷汗。原来,我们习以为常的网络生活,早已布满了诈骗的陷阱。而且,这些诈骗犯早就不是你想象中的“土老帽”,他们也开始用AI武装自己了!
论坛上,一堆金融界和科技界的专家,像是SAS的全球副总裁,兆丰银行的董事长,都在讨论如何用AI对抗AI。想想也是,现在谁手里没几个APP?谁不在网上买东西?你的每一笔交易,每一次浏览,都可能成为诈骗分子的数据来源。
兆丰银行的董董事长更是语重心长地说,去年9月到12月,每个月老百姓被骗走的钱都接近120亿!这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啊!怪不得现在“反诈宣传”铺天盖地,原来背后真的是血淋淋的教训。
当然,也不是全是坏消息。至少,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并且开始行动了。他们成立了一个“金融与科技反诈骗大联盟”,听起来像复仇者联盟,目标就是保护我们的钱袋子。
SAS作为联盟的一员,就在积极推广AI反诈技术。他们说,全球有400多家金融机构都在用他们的解决方案。他们的逻辑很简单:诈骗犯用AI来“攻”,我们也要用AI来“防”。用数据分析、机器学习,把那些可疑的交易和账户揪出来。
这听起来很厉害,但我还是有点担心。毕竟,技术是把双刃剑。AI反诈,会不会也存在漏洞?会不会误伤无辜?
我记得论坛上SAS的台湾副总陈新铨举了一个例子,说之前他们给所有客户发送逐笔转账提醒,但效果并不好。后来,他们用AI来区分风险等级,对低风险用户提供提醒,对高风险用户直接延迟入账。
这个做法听起来不错,但如果我是那个被“误伤”的高风险用户呢?我突然有个急用,急需这笔钱,结果却被延迟入账,那该怎么办?
而且,诈骗手段也在不断进化。今天的AI反诈技术可能很先进,但明天呢?后天呢?诈骗犯会不会找到新的漏洞,用更高级的AI来绕过这些防御系统?
科技报橘的社长戴季全说,现在诈骗集团都是“全球最新的科技、云端服务与跨国经营模式”。他们利用信息差,让我们防不胜防。
所以,仅仅依靠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的努力是不够的。更重要的是,我们要提高自身的防骗意识。不要贪图小便宜,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,遇到可疑情况要及时报警。
说实话,我对未来的金融反诈前景,既充满希望,又有点担忧。AI技术确实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和防范诈骗,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,这场“猫鼠游戏”永远不会停止。我们需要不断学习,不断适应,才能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。也许,有一天,AI真的能像钢铁侠一样,成为我们可靠的“盾牌”。但在此之前,我们自己才是最好的防线。

Leav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