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攻占YouTube:惊喜还是惊吓?我的刷剧日常还能保住吗?

AI攻占YouTube:惊喜还是惊吓?我的刷剧日常还能保住吗?
最近,我刷YouTube刷得有点心惊肉跳。不是被恐怖游戏吓的,是被那些“AI速成”的视频给雷的。标题一个比一个抓眼球,点进去一看,要么是生硬的AI旁白,要么是毫无灵魂的画面剪辑,简直就是内容农场的豪华升级版。
更可怕的是,感觉YouTube的算法也开始跑偏了。以前它懂我,会推荐我喜欢的猫咪、游戏攻略和美食教程。现在呢?动不动给我推送一些“AI教你三天学会编程”、“AI解读世界未解之谜”之类的视频。拜托,我只想安静地撸猫好吗?!
好消息是,YouTube的母公司Google似乎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。他们宣布要推出新的AI功能,说是要改善搜索体验,增强互动性。我第一时间的感觉是:OMG,这是要让AI统治YouTube的节奏吗?
具体来说,这个新功能就是当你搜索一些比较宽泛的主题,比如“旅行”、“美食”的时候,YouTube会用AI给你推荐一些相关的视频,还会生成一些摘要。听起来好像挺智能的,但仔细想想,这不就是变相的“AI导购”吗?想象一下,你搜“意大利面”,结果AI给你推荐了一堆“AI教你做意大利面”的视频,那画面…太美我不敢看。
而且,这个功能现在只有美国的Premium用户才能体验,还只限于英文。这让我这个白嫖党瞬间感到被歧视了。不过,想想也正常,毕竟技术尝鲜嘛,总要有人先当小白鼠。
更让我感到一丝安慰的是,YouTube也在扩大之前推出的对话式AI工具的开放范围,让更多非付费用户也能体验。你可以向AI助手提问关于视频背景的问题,或者让它推荐新的内容。这倒是有点像“智能客服”的味道了。
说实话,我对AI的感情很复杂。一方面,我知道它是未来的趋势,能提高效率,简化生活。另一方面,我又担心它会取代人类的创造力,让内容变得千篇一律,失去灵魂。
想想我小时候,最喜欢的就是看电视,听着那些主持人用充满感情的声音讲述故事,看着他们用生动的表情演绎角色。那时候的电视节目,虽然制作粗糙,但却充满了人情味。现在呢?AI可以模仿任何人的声音,生成任何场景,但它永远无法模仿那种真实的情感。
我突然想起前段时间看到的一则新闻,说YouTube承认平台的公开视频已经被用于训练AI语言模型和聊天系统。也就是说,我们辛辛苦苦上传的视频,竟然成了AI学习的养料,这感觉真是…五味杂陈。
我理解YouTube想利用AI来提升用户体验,但他们更应该重视内容质量,保护创作者的权益,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技术上的进步。如果YouTube最终变成一个充斥着AI生成内容的“鬼城”,那再强大的算法也无法挽救它。
所以,我希望YouTube能听听我们这些普通用户的声音,让我们能在一个更干净、更专注、更有人情味的平台上刷剧、学习、娱乐。毕竟,我们想要的不是一个冰冷的AI世界,而是一个充满温度和惊喜的社区。

Leav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