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时代:大者更大,优者更优?思科卢佳成揭秘企业AI基建的进阶之路
AI时代:大者更大,优者更优?思科卢佳成揭秘企业AI基建的进阶之路
最近参加了一场科技金融论坛,听了台湾思科金融暨工商事业群总经理卢佳成的一场演讲,主题是“AI 基础建设盘点与建置”。说实话,之前我对AI的理解还停留在“人工智能”、“聊天机器人”这些比较表面的概念上,但听完之后,感觉眼前一亮,看到了AI更深层次的商业价值和对企业带来的巨大变革。
卢佳成在演讲中提到,AI正在迅速改变各行各业,特别是在金融领域。他引用了一份名为The Evident AI Banking Index的调查报告,指出AI对于金融服务业的影响深远,已经成为了企业不可避免的转变。他认为,AI不再是“锦上添花”,而是“雪中送炭”,甚至可能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。这句话一下子就戳中了我,因为最近几年,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,企业稍有不慎就会被淘汰,而AI很可能就是那个拉开差距的关键因素。
“AI 带给企业大者能大、优者能优的影响力。” 这句话也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。说白了,AI就像一把锋利的宝剑,如果企业本身实力雄厚,掌握了这把宝剑,就能所向披靡,更快地扩张市场份额。如果企业本身就具备技术优势,拥有创新基因,那么AI就能助其在行业内更上一层楼。
说到这里,我忍不住想起了自己公司最近在尝试引入AI的经历。我们是一家中型制造企业,一直想通过数字化转型来提升效率、降低成本。去年年底,我们开始尝试在生产线上引入AI质检系统,希望能减少人工质检的压力,提高产品质量。
刚开始,效果并不理想。AI系统经常出现误判,甚至还不如人工质检的准确率。团队内部也出现了很多质疑的声音,有人觉得AI华而不实,有人觉得成本太高,性价比不高。
但我始终相信,AI是未来的趋势,只要找准应用场景,就能发挥出巨大的价值。于是,我主动找到供应商,一起分析问题,优化算法,并组织员工进行培训,提高他们与AI系统协同工作的能力。
经过几个月的努力,效果终于开始显现。AI质检系统的准确率大幅提升,人工干预的比例也越来越低。现在,我们的生产效率提高了15%,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改善。
这个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,企业引入AI,不仅仅是购买一套软件或硬件,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规划,找准自己的需求,并不断地学习和迭代。
卢佳成在演讲中还提到了AI基础设施的重要性。他强调,企业在引入AI之前,需要对现有的IT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的盘点和评估,确保其能够支持AI应用的大规模部署。他还分享了思科的AI-Ready Data Center解决方案,以及与NVIDIA的合作,旨在帮助企业构建更加坚韧的AI基础设施。
这一点非常重要。就像盖房子一样,地基不牢,房子就容易倒塌。如果企业的IT基础设施无法支持AI应用的需求,那么再好的AI算法也无法发挥作用。
另外,卢佳成还强调了数字化韧性的重要性,并提出了“Assurance”、“Observability”及“Security operations”三大核心关键。他认为,企业需要确保应用和服务能够顺畅交付,具备全面的可观测性和洞察力,以及强大的安全防护能力,才能在AI时代立于不败之地。
听到这里,我突然意识到,AI不仅仅是一项技术,更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,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。企业需要从战略层面进行思考,将AI融入到自己的核心业务中,才能真正发挥出其潜力。
总而言之,这次论坛让我受益匪浅。我不仅了解了AI的最新发展趋势,也看到了AI对企业带来的巨大机遇和挑战。我相信,在未来的几年里,AI将会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,并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。
而对于企业来说,现在正是拥抱AI的最佳时机。只有抓住机遇,积极拥抱AI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,实现更大的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