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打工人”危机?人形机器人学会摸鱼了?Figure AI触觉+短期记忆,连干一小时不停歇!

“打工人”危机?人形机器人学会摸鱼了?Figure AI触觉+短期记忆,连干一小时不停歇!
最近科技圈有个新闻,让我虎躯一震,感觉自己的“打工人”地位受到了威胁。Figure AI 这家公司,搞出了个机器人叫Figure 2,已经能在BMW工厂搬运钣金,还在UPS的物流中心帮忙分拣包裹了!
更可怕的是,这家伙现在升级了,不仅有了“触觉”,还学会了“短期记忆”!这意味着啥?意味着它能像人一样,凭借手感和记忆,处理那些奇形怪状的小包裹,而且能连干一个小时,中间都不带停的!
这让我想起了我之前在仓库兼职的经历,那简直是噩梦!
我的血泪史:被小包裹支配的恐惧
大学的时候,为了赚点生活费,我在一家物流公司的仓库兼职过一段时间。每天的工作就是不停地分拣包裹,扫描条码,搬运货物。
当时最怕的就是小包裹,那种形状不规则,材质各异的小东西,简直是噩梦!有的软塌塌的,条码都皱成一团,要费好大力气才能扫到;有的硬邦邦的,还带着尖角,一不小心就会划伤手。
最惨的是,有时候一天下来,要处理几百甚至上千个小包裹,手都麻木了,眼睛也看花了。最要命的是,仓库里夏天闷热,冬天阴冷,干一天下来,感觉全身都散架了。
当时我就想,要是能有个机器人帮我干这些活就好了,我就可以躺着刷手机了!
Figure AI:我的梦想照进了现实?
现在看到Figure AI搞出来的这个机器人,简直就是看到了希望的曙光!
根据他们的说法,这个机器人现在处理单个小包裹的时间已经缩短到了4.05秒,而且条码扫描成功率高达95%!这效率,比我当年强多了!
关键是,它还学会了“触觉回馈”和“视觉短期记忆”。这意味着它能像人一样,通过触摸感知包裹的材质,判断包裹的形状,还能记住之前扫描过的条码位置,从而更快更准确地完成分拣工作。
比如说,它能轻轻地“拍”一下那些软质的塑料包装,让条码区域更加平整,方便扫描。这种细腻的操作,以前只有人才可以做到,现在机器人也能做到了!
这让我想起我当时在仓库里,为了扫一个皱巴巴的条码,恨不得把包裹揉成一团的狼狈样子,真是感慨万千。
细思恐极:机器人会抢走我的饭碗吗?
当然,在兴奋之余,我也有些担忧。
如果机器人真的能代替人类完成这些重复性的工作,那我们这些打工人该怎么办?难道真的要被机器人抢走饭碗了吗?
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一样的顾虑。毕竟,科技进步带来的好处,往往伴随着一些负面的影响。
但是,换个角度来看,机器人的出现,或许也是一种解放。
如果机器人能代替我们完成那些繁重、重复性的工作,我们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,比如说学习新的技能,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,或者 simply relax。
而且,机器人产业的发展,本身也会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。比如说,我们需要有人来设计、制造、维护这些机器人,也需要有人来培训、管理这些机器人。
我的思考:人与机器的未来
所以,我认为,我们不应该把机器人视为威胁,而应该把它视为一种工具,一种帮助我们提升效率,改善生活的工具。
关键在于,我们如何去利用这些工具,如何去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。
我希望未来的世界,不是一个机器人取代人类的世界,而是一个人与机器人和谐共存的世界。在这个世界里,机器人可以帮助我们完成那些繁重的工作,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去追求自己的梦想。
而我们需要做的,就是不断学习,不断进步,不断适应这个新的世界。
我相信,只要我们保持乐观的心态,积极拥抱变化,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,在这个人与机器人共存的时代里,活出精彩的人生。
所以,Figure AI的这个新突破,与其说是对打工人的威胁,不如说是对我们的一种提醒,一种激励,一种挑战。
我们不能再躺平了,要努力提升自己,才能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里,赢得属于自己的未来!
最后,我只想对Figure AI说一句:赶紧量产吧!以后我就可以躺在家里,等着机器人给我送快递了!

Leav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