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 这把双刃剑:金融防诈,一场你追我赶的猫鼠游戏
AI 这把双刃剑:金融防诈,一场你追我赶的猫鼠游戏
“昨天一天,被骗走近五个亿!”论坛上,警政署的林主任抛出这个数字的时候,我倒吸一口凉气。这已经不是“狼来了”的故事,而是狼真的来了,而且还学会了高科技。
最近参加了一个AI金融科技发展论坛,主题就是围绕着AI如何成为新型诈骗的帮凶,以及我们如何利用AI反过来武装自己。这年头,光靠“不要贪小便宜”这种老掉牙的教育已经没用了,骗子们已经进化到能用AI合成你的声音,伪造你的视频,让你防不胜防。
还记得我奶奶,前段时间就差点掉进一个投资理财的坑。对方声称是某知名证券公司,承诺高额回报。幸亏我爸妈警惕性高,上网一查,发现根本就是个钓鱼网站。现在想想,真有点后怕,如果对方再“AI”一点,合成我爸的声音说“这项目靠谱,我已经投了”,那可就麻烦大了。
全国工业总会的吕秘书长说得好,现在打诈,不能单打独斗,得“产官学”联动,就像盖房子一样,先把“资安与防诈”这个地基打好。他分享了过去在数发部跟银行合作的经验,通过AI模型分析可疑账户和资金流,提前预警。这个思路我很赞同,毕竟亡羊补牢,不如未雨绸缪。
研勤科技的简董事长则从技术层面分析了AI诈骗的手段,什么影像合成、人脸伪造,听得我直冒冷汗。想象一下,你接到一个“熟人”的视频电话,对方开口跟你借钱,你以为是老朋友,结果背后操纵这一切的,可能只是一个AI程序。更可怕的是,现在的AI合成技术,只需要几分钟的音频样本就能搞定,简直是防不胜防。
所以说,AI这玩意儿,真是把双刃剑。一方面,它能推动金融科技创新,提升效率;另一方面,它也给诈骗分子提供了更强大的作案工具。面对这种新型威胁,光靠个人警惕性是不够的,需要整个社会联动起来,共同应对。
万国律所的洪律师也提到,金融机构面临的一个挑战是,内部规定和外部法律法规之间存在脱节。有时候,为了合规,反而束缚了手脚,难以灵活应对诈骗。他呼吁金融业应该扩大联防机制,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,共同提升防诈能力。这个观点我很赞同,毕竟数据共享才能更精准地识别诈骗行为。
说实话,听完这个论坛,我有点焦虑,又有点兴奋。焦虑的是,诈骗手段层出不穷,防不胜防;兴奋的是,我们也在不断地利用AI来提升防诈能力。这就像一场猫鼠游戏,你追我赶,不断进化。
我觉得,作为普通人,我们能做的,除了提高警惕性之外,还要积极参与到这场“反诈战争”中来。比如,发现可疑信息及时举报,多关注官方的反诈宣传,提升自身的防诈意识。
这场关于金融安全的战斗才刚刚开始,AI既是我们的敌人,也是我们的盟友。只有不断学习、不断进步,才能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取得胜利。毕竟,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,才是王道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