告别“昙花一现”!企业AI转型,从“智慧工作站”开始,让创意井喷!

告别“昙花一现”!企业AI转型,从“智慧工作站”开始,让创意井喷!
最近啊,我参加了一个科技论坛,主题是关于企业如何拥抱AI。说实话,听了太多“AI赋能”、“AI驱动”之类的口号,我耳朵都快起茧子了。但是,这次论坛上,八拍子和肆佳科技合作推出的“Asgard”平台,却让我眼前一亮!
为什么呢?因为他们真的抓住了企业AI转型的痛点:很多公司花大价钱买了AI工具,结果发现,这玩意儿就像烟花,绚烂一时,然后就…没了。为啥?因为缺流程!
八拍子的业务副总石展丞一语道破天机:“企业需要的不是一个孤立的AI模型,而是一整套可控的应用流程!” 这句话简直说到我心坎里去了。想想看,我们公司之前也尝试过AI,结果各个部门各玩各的,对同一份文件理解都南辕北辙,最后只能打回原形,继续人工。
Asgard这个平台,核心就围绕着 “流程” 两个字。它像一个 “智慧工作站”,包含智能数据库 (AutoRAG),流程排程引擎 (Agent Flow),还有多端部署能力。简单来说,它可以把企业里各种数据,各种AI模型,还有各种应用场景,像搭积木一样拼起来,形成一套完整的AI工作流程。
想象一下,你的公司突然有了这么一个“智慧大脑”,是不是感觉创意都要井喷了?
石展丞还分享了一个 “COBRD 方法”,帮助企业逐步落地 AI。这个方法也很实用:
1. Check 盘点: 先摸清家底,看看哪些业务流程是重复性的,比如订单跟踪、报表分析什么的。
2. Organize 梳理: 理清数据来源,看看数据格式、位置,以及存在哪些问题。
3. Build 建立: 用 Asgard 搭建流程,把数据和AI模型串联起来。
4. Revise 修正: 不断调整和优化流程,确保AI输出的结果更准确。
5. Deploy 部署: 最后,把流程推广到各个部门,让大家都能用起来。
我特别喜欢他们提到的一个例子:汽车零件的智能查询。以前,工程师要查找某个零件的图号、颜色,得翻阅厚厚的资料,费时费力。现在有了 Asgard,平台能自动识别零件信息,并且支持对话式查询,就像跟AI客服聊天一样,直接问:“冷却系统有哪些零件?” 答案立马就出来了,简直不要太方便!
肆佳科技的 CEO 王韦仁说,Asgard 的目标是让非技术人员也能参与 AI 流程的规划和维护。这个就更厉害了!以前,AI都是程序员的 “玩具”,普通员工根本摸不着头脑。现在,有了这个平台,人人都能成为 AI 流程的设计师!
王韦仁还举了个例子,用户上传资料后,平台会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和图像验证,确保内容可用,然后就可以通过拖拉的方式,可视化地设计流程,无需写一行代码。这个简直是 “傻瓜式” 操作啊!
而且,Asgard 还能监控流程的执行状态,方便用户进行调整和优化。这意味着,即使你不是技术大牛,也能快速上手,打造属于自己的 “智慧工作站”,真正踏出 AI 转型的第一步。
石展丞强调,平台、模型、SI团队缺一不可,这三者共同构成AI导入的实战关键。 Asgard 提供操作教学、流程模组套件与免费试用,帮助企业在一个月内完成导入流程建构。
说实话,听完他们的介绍,我都有点迫不及待想把这个平台介绍给公司的技术部门了。我觉得,Asgard 真正的价值在于,它不仅仅是提供一个 AI 工具,而是帮助企业建立一个内部 AI 生态系统,让知识制度化、流程标准化、系统协同化。这才是 AI 转型的正确打开方式啊!
告别“昙花一现”的AI应用,让企业的创意像井喷一样涌现,从“智慧工作站”开始,让AI真正融入到每一个业务流程中,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引擎!

Leav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