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融巨头的“AI野心”:国泰的另类AI升级之路

金融巨头的“AI野心”:国泰的另类AI升级之路
最近参加了一个行业峰会,听了国泰金控的高管分享他们搞AI的经验,感觉挺有意思的。与其说是“经验分享”,不如说是金融巨头的一场“AI野心”的展现。跟其他公司一股脑冲向AI,疯狂砸钱不同,国泰走的,是条更稳、更务实的“升级”路线。
他们的核心理念叫“AI Ready”。啥意思呢?就是说,别光想着AI能给你带来多少收益,先把基础设施、人才架构这些“地基”打好,否则,再牛的AI,也只能是空中楼阁。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盖房子,爷爷总是说:“根基不稳,早晚要塌。”
国泰很早就开始布局数字化转型,从数据仓库到中台架构,再到上云,一步一个脚印。他们不是一下子扑向最热门的生成式AI,而是先默默地把“水管”铺好,确保数据能够顺畅流通。这就像武侠小说里练内功,先扎马步,练气沉丹田,才能驾驭更高级的招式。
他们还特别强调组织架构的重要性。想象一下,如果每个部门都自己搞一套AI系统,数据标准不统一,技术路线也不同,那整个集团就成了一个个孤岛,AI的价值根本发挥不出来。所以,国泰成立了AI卓越中心(AI CoE),专门负责统筹规划,确保各个子公司步调一致。这就像一个乐队,需要一个指挥家来协调各种乐器,才能奏出美妙的乐章。
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自建的“国泰生成式 AI 技术发展框架 GAIA”。这名字听起来就很高大上,核心是三个部分:知识库、护栏和Model Hub。知识库是为了让AI更好地理解国泰的业务,护栏是为了防止AI“胡说八道”,Model Hub则是为了灵活选择不同的AI模型。
尤其是那个“护栏”,简直是金融行业的刚需。毕竟,金融行业对风险控制的要求极高,AI的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到用户的财产安全。国泰不相信那些“黑盒子”式的AI服务,而是自己搭建护栏,确保AI在可控的范围内运行。 这种严谨的态度,真的很符合金融行业的特点。
他们还特别重视AI人才的培养,不仅要培训普通员工,还要培训管理层。这挺有意思的,因为很多公司只注重基层员工的培训,却忽略了管理层的理解和支持。国泰认为,如果领导不懂AI,就无法有效地利用AI,也无法激励员工去创新。这就像一个将军,如果不懂战术,就无法指挥士兵打胜仗。
国泰选择HR知识助手作为AI落地的第一个场景,也很聪明。HR是所有员工都能接触到的领域,应用范围广,容易获得反馈,对AI模型的改进很有帮助。这就像练兵,先选择一个简单的战场,积累经验,再挑战更复杂的任务。
当然,国泰的AI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。在与朋友聊天时,他坦言数据安全,人才缺口,以及AI伦理等问题,都是他们面临的挑战。但我相信,凭借他们稳健的战略和务实的态度,一定能够克服这些困难,最终实现他们的“AI野心”。
总而言之,国泰的AI转型之路,不是一场“狂飙突进”的革命,而是一场“细水长流”的升级。他们不是为了追赶潮流而搞AI,而是为了提升效率、降低成本、改善用户体验。这种脚踏实地、稳扎稳打的精神,值得我们学习。也许,这才是金融行业拥抱AI的正确姿势。

Leav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