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尚产业的“分身术”:AI 模特,创意新帮手还是容貌焦虑制造机?

时尚产业的“分身术”:AI 模特,创意新帮手还是容貌焦虑制造机?
最近,时尚圈有点意思,开始流行起“分身术”了!说的就是 AI 模特。 你可能在想,啥?AI还能当模特?没错,就是用人工智能生成模特,代替真人拍摄广告,H&M就准备搞30个模特儿的“数字分身”。这消息一出,立马炸开了锅,有人拍手叫好,觉得能提升创意,有人忧心忡忡,觉得要抢饭碗,甚至加剧容貌焦虑。
我的“第一次” AI 体验,有点惊喜也有点担忧
我第一次接触AI创作,是帮朋友的咖啡馆写文案。朋友想搞个特别的宣传,我就尝试用AI工具生成一些文案和图片。说实话,结果让我挺惊喜的!AI不仅能快速生成各种风格的文案,还能根据我的要求,生成一些咖啡馆的宣传图。效果嘛,虽然不能说完美,但至少省去了我不少时间和精力。
但与此同时,我也隐隐感到一丝担忧。AI的强大,是不是意味着以后设计师、文案等等都要失业了?如果大家都用AI生成的内容,那原创的价值又在哪里呢?
AI 模特,创意提升的“加速器”?
回到AI模特这个话题,支持者认为,AI能成为时尚产业创意的“加速器”。毕竟,现在品牌需要的内容太多太快了,光靠真人模特,时间和成本都很难控制。AI模特能快速生成各种风格的图片和视频,让品牌能够更敏捷地应对市场变化,还能测试更多视觉风格和商品搭配。
就像H&M全球创意长安德森说的,他们希望通过AI探索对创意流程的帮助,同时坚持以人为本。而且H&M也承诺,AI生成的素材会清楚标明,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。
更重要的是,H&M的模式是与真人模特合作,打造她们的“数字分身”,模特可以决定是否授权使用,并获得合理报酬。这听起来,似乎是个双赢的局面?
容貌焦虑,劳动权益,AI 背后隐藏的隐忧
但是,反对的声音也接踵而至。有人担心,AI模特会取代真人模特的工作,让更多人失业。特别是时尚行业,一直存在劳工权益问题,AI的加入,会不会让情况更糟糕?
Model Alliance的执行董事就认为,AI可能会取代模特、化妆师、造型师等工作,应该警惕AI取代劳动力的现象。
更让人担心的是,AI模特可能会加剧容貌焦虑。时尚行业一直偏爱年轻模特,AI模特可能会让品牌更容易“冻结”理想化的年轻外貌,进一步限缩年龄多样性的市场空间。
试想一下,如果所有广告都充斥着完美无瑕的AI模特,那消费者会不会更加焦虑自己的身材和外貌?尤其是年轻人,可能会更容易陷入不切实际的审美标准。
我的看法:AI 是一把双刃剑,关键在于如何使用
在我看来,AI就像一把双刃剑,既能提升效率,也能带来风险。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它。
对于时尚产业来说,AI模特的应用,应该以人为本,保护劳动者的权益。品牌应该与真人模特合作,而不是完全取代他们。同时,要保证AI生成的素材的透明度,让消费者清楚了解信息的来源。
更重要的是,我们要警惕AI可能带来的容貌焦虑。品牌应该利用AI,展现更多元化的美,而不是强化单一的审美标准。
或许,未来AI模特会成为一种常态。但无论如何,我们都要记住,技术是为人类服务的,而不是反过来控制人类。
我们要学会拥抱AI带来的便利,同时也要保持警惕,避免它带来的负面影响。
也许,未来的时尚广告会是这样:
一部分广告,仍然由真人模特拍摄,展现真实的情感和故事。
一部分广告,由AI模特生成,用于快速测试和展示产品。
品牌会更加注重多元化的美,利用AI展现不同年龄、身材、肤色的模特。
消费者会更加理性地看待广告,意识到真实与虚构的区别。
希望未来的时尚产业,能够善用AI的力量,创造出更多美好的东西,而不是加剧焦虑和不平等。你觉得呢?

Leav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