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AI写文案没「人味」?研究揭7大AI写作缺陷:爱老梗、废话多…这样训练才能让它开窍!
你的AI写文案没「人味」?研究揭7大AI写作缺陷:爱老梗、废话多…这样训练才能让它开窍!
最近,AI写作越来越火,不少朋友开始用AI辅助工作,甚至直接让AI帮忙写文案。可是,用著用著,总觉得哪里不对劲:AI写的东西,怎么读起来总是那么…「冷冰冰」?
别怀疑,你不是一个人! Salesforce AI 研究中心的一份最新报告,就狠狠地揭露了AI写作的七大缺陷,看完保证让你直呼「原来如此!」
AI写作的七宗罪:你的文案是不是也中招了?
这份名为AI写作能否被拯救?的研究,请了18位拥有艺术创作硕士 (MFA) 学位的专业作家,对比了包括GPT-4o、Claude-3.5-Sonnet、Llama-3.1-70b等顶尖AI模型生成的文案。结果发现,这些AI写作普遍存在以下问题:
1.别扭的用词与措辞: 就像翻译腔一样,用字不精准,语句不够自然。
2.句子结构不良: 长句连篇,没有重点,读起来累死。
3.不必要/冗余的阐述: 害怕你看不懂,反复解释,恨不得把每个字都嚼碎了喂给你。
4.陈腔滥调: 用词老套,比喻俗气,读了第一句就知道接下来要说什么。
5.华丽辞藻: 堆砌形容词和副词,用力过猛,反而让人觉得矫揉造作。
6.缺乏具体性与细节: 空洞无物,没有画面感,读完后什么都记不住。
7.时态不一致: 时间线混乱,让人摸不著头脑。
看到这里,你是不是也默默点头,感觉膝盖中了好几箭?
我的AI文案血泪史:从工具到鸡肋
说实话,我也曾经对AI写作抱有很大的期待。刚开始接触AI工具时,简直觉得发现了新大陆。只要输入几个关键词,就能快速生成一篇文案,效率简直翻倍。
但是,好景不长。很快我就发现,AI写出来的东西,虽然看起来「像那么回事」,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那些文字,缺乏真实的情感,没有触动人心的力量,更别提产生共鸣了。
我记得有一次,我让AI帮我写一篇关于母亲节的文案。AI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段,各种赞美之词堆砌,但读起来却让人觉得空洞。它说母亲是「伟大的、无私的、奉献的…」,这些词没错,但却缺乏具体的例子,没有任何情感的温度。
最后,我不得不自己重新修改,加入了我自己和母亲之间的小故事,才让这篇文案真正有了「人味」。
AI写作的本质:工具,而非创作者
经过这段时间的使用,我逐渐明白,AI写作的本质,终究只是一个工具。它能提高效率,提供灵感,但它无法代替人类的思考和情感。
AI可以模仿人类的语言,但它无法真正理解人类的情感。它可以用华丽的辞藻来赞美母亲,但它无法体会到母亲为了我们默默付出的爱。
如何让AI写作更有「人味」?我的经验分享
既然AI写作存在缺陷,那该怎么办呢?难道要放弃它吗?当然不是!关键在于,我们要学会如何训练它,让它更好地为我们服务。
参考 Salesforce 的研究,加上我自己的经验,总结了以下几点:
1.给AI提供更多具体的背景信息: 不要只给它几个关键词,而是要详细描述你的目标受众、产品特点、以及你想要表达的情感。
2.多给AI提供范例: 让它学习优秀的文案,模仿它们的风格和语言。
3.不要指望AI一次到位: 把AI当成一个助手,让它先生成一个草稿,然后你再进行修改和润色。
4.重点修改AI的「老梗」和「废话」: 删除那些陈词滥调,替换成更具体的描述和更有创意的比喻。
5.加入你自己的情感和经历: 让文案充满真实的故事,触动读者的心弦。
6.多尝试不同的prompt: 不同的指令,可以引导AI生成不同的内容,找到最适合你的prompt。
7.使用「对齐模型与人类偏好」的方法: 让AI学习你修改后的版本,让它逐渐理解你的写作风格和偏好。
结语:AI是助手,人才是导演
AI写作的缺陷是客观存在的,但它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。只要我们能够充分利用AI的优势,并弥补它的不足,就能让它成为我们强大的助手。
记住,AI是工具,人才是创作者。在AI写作的过程中,我们永远不能失去自己的思考和判断。只有这样,才能真正写出有「人味」、有温度、能够触动人心的文案。
别再抱怨AI写的文案太冷冰冰了,花点时间好好训练它,你会发现,它其实很有潜力!你准备好开始调教你的AI助手了吗?快在留言区分享你的经验和想法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