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“真心话大冒险”:谁在保守装睡,谁又敢“口无遮拦”?

AI“真心话大冒险”:谁在保守装睡,谁又敢“口无遮拦”?
最近,AI圈里出现了一个有趣的“吃瓜群众”——SpeechMap.AI。这个匿名开发者搞出的玩意儿,就像一个AI界的“测谎仪”,专门用来扒AI聊天机器人(比如ChatGPT和Grok)的底,看看它们面对社会敏感话题时,到底是在装睡,还是真敢说。
说实话,我对这种测试挺感兴趣的。毕竟,AI现在越来越像个“人”,动不动就跟我们聊天、写文章,甚至影响我们的决策。它们说的每一句话,都带着某种“立场”或者“价值判断”,如果这些立场我们完全不了解,那可就有点细思极恐了。
SpeechMap的玩法很简单粗暴:它会用AI“考官”去问其他AI模型一些刁钻的问题,比如政治立场、历史争议、国家象征等等。然后,根据AI的回答,把它们分为三种状态:“完全回应”、“闪避回应”和“拒绝回答”。
开发者xlr8harder也承认,这玩意儿肯定不完美,毕竟AI模型本身就可能带有偏见,服务器也可能抽风。但即便如此,他觉得这个测试还是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,让我们了解AI在“数字言论空间”里扮演的角色。
而测试结果嘛,更有意思了。OpenAI家的ChatGPT,似乎越来越保守。以前还能含糊其辞地聊两句政治,现在动不动就直接“拒绝回答”。看来,OpenAI是真的想把自己打造成一个“绝对中立”的AI,生怕一不小心就得罪了谁。
相比之下,马斯克家的Grok就“奔放”多了。它的回应率高达96.2%,简直就是AI界的“老司机”,什么问题都敢接招。要知道,马斯克当初推出Grok的时候,就标榜它“不被审查,反政治正确”,看来他真不是说说而已。
不过,Grok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“胆大包天”。之前有研究发现,早期的Grok在一些社会议题上,比如“跨性别权利”、“多元包容”等等,实际上是带有“左派倾向”的。马斯克对此的解释是,因为它的训练数据主要来自公开网页,所以难免受到影响。他还承诺会努力让Grok更加“政治中立”。
我觉得吧,AI模型到底该不该回答敏感话题,这确实是个大问题。一方面,我们希望AI能够提供全面、客观的信息,帮助我们做出理性的判断。但另一方面,我们也不希望AI被某些政治势力利用,成为宣传工具。
想想看,如果AI只会说官方认可的“标准答案”,那它还有什么价值?但如果AI什么都敢说,口无遮拦,那又很容易引发争议,甚至制造恐慌。
所以,如何在“言论自由”和“风险控制”之间找到平衡点,这真的是一个巨大的挑战。SpeechMap.AI的出现,就像一面镜子,让我们看到了AI在言论上的不同选择。也提醒我们,在享受AI带来的便利的同时,也要警惕它们背后的“价值观”,毕竟,我们可不想被AI带着跑偏了! 毕竟,谁知道AI会不会有一天,也搞个“人类言论自由度测试”,然后给我们打个不及格呢? 细思极恐啊!

Leave a Comment